MongoDB副本集其他细节
副本集环境的搭建以及一些基本的操作我们都了解了,本文我们来看看这个数据复制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数据同步方式
MongoDB 中的复制功能主要是使用操作日志 oplog.rs 来实现的,oplog.rs 包含了主节点的每一次写操作,oplog.rs 是主节点中 local 数据库的一个固定集合,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看到:
1 | use local |
如下:
备份节点通过查询这个集合就知道要复制哪些数据,同时,每一个备份节点也都维护着自己的 oplog.rs,自己的 oplog.rs 则用来记录每一次从主节点复制数据的操作,如此,每一个备份节点都可以再作为数据源提供给其他成员使用,如果某一个备份节点在使用的过程中挂掉了,那么当它重启之后,会自动从 oplog.rs 的最后一个操作开始同步。
上文我们也已经说过 oplog.rs 是一个固定集合,我们可以通过 db.getCollection('oplog.rs').stats()
这个命令来查看这个固定集合的属性,包括集合大小等,执行部分结果如下:
1 | { |
既然是固定集合,它里边能够保存的数据大小就是有限的。通常,oplog.rs 使用空间的增长速度与系统处理处理写请求的速率近乎相同,比如主节点每分钟处理了 1KB 的写入请求,那么 oplog.rs 也可能会在一分钟内写入 1KB 条操作日志,但是如果主节点执行了批量删除的命令,比如下面这种:
1 | db.c1.deleteMany({x:{$type:1}}) |
此时每一个受影响的文档都会产生一条 oplog 中的日志,这个时候 oplog.rs 中的日志会快速增加。
成员状态
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到的成员状态有两种,一个是 PRIMARY ,还有一个是 SECONDDARY ,成员状态的获取需要靠心跳来维护,副本集中的每一个成员每隔两秒就会向其他成员发送一个心跳请求,用来检查成员的状态,成员的状态主要有如下几种:
STARTUP
副本集中的成员刚刚启动时处于这个状态下,此时,MongoDB 会去加载成员的副本集配置,配置加载成功之后,就进入到 STARTUP2 的状态。
STARTUP2
整个初始化同步过程都处于这个状态。
RECOVERING
这个状态是由 STARTUP2 状态来的,此时成员运转正常,但是此时还不能处理读取请求。
ARBITER
这是仲裁者所处的状态。
DOWN
当一个原本运行正常的成员无法访问到时,该成员就处于 DOWN 的状态。
UNKNOWN
如果一个成员无法到达其他任何成员,该成员就处于 UNKNOWN 状态,比如我们利用 rs.add() 方法添加一个不存在的成员,这个成员的状态就是 UNKNOWN。
REMOVED
成员被从副本集中移除时就变成这个状态。
ROLLBACK
如果成员正在进行数据回滚,它就处于 ROLLBACK 状态,回滚结束后会转换为 RECOVERING 状态。
FATAL
当一个成员发生了不可挽回的错误时,且不再尝试恢复正常的话,就处于这个状态。
主节点转备份节点
通过如下命令可以让主节点转为备份节点:
1 | rs.stepDown() |
主节点转为备份节点之后会有新的主节点被选举出来,可以通过 rs.status() 来查看新的主节点。
rs.status()方法
前面我们已经多次使用过 rs.status() 方法, rs.status() 方法会列出每个备份节点的含义,我们来看看这些参数的含义,先来列出一个 rs.status() 方法的返回值样例:
1 | { |
- stateStr用来描述当前节点的状态。
- uptime表示从成员可达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
- optimeDate表示每个成员的oplog中最后一个操作发生的时间。
- lastHeartbeat表示当前服务器最后一次收到其他成员心跳的时间。
- pingMs表示心跳从当前服务器到达某个成员所花费的平均时间。
- syncingTo表示同步的数据源。
- health表示该服务器是否可达,1表示可达,0表示不可达。
复制链问题
数据复制时可以从主节点直接复制,也可以从备份节点开始复制,从备份节点复制可以形成复制链,如果想禁止复制链,即所有的数据都从主节点复制,可以通过 chainingAllowed 属性来设置,具体步骤如下:
1 | config=rs.config() |
好了,MongoDB 中副本集的其他细节我们就先说到这里,小伙伴们有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 《MongoDB权威指南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