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 中的九大组件前面已经和大家分享了好几个了,今天我们来继续视图解析器的分析。
关于视图解析器,松哥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有和大家分享过,那一次是为了解决多个视图共存的问题,如果小伙伴们还没看过那篇文章,可以先看看:
ViewResolver 其实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视图解析器,用过 SpringMVC 的小伙伴都知道 SpringMVC 中有一个视图解析器,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视图解析器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1.概览
首先我们来大概看一下 ViewResolver 接口是什么样子的:
1 | public interface ViewResolver { |
这个接口中只有一个方法,可以看到,非常简单,就是通过视图名和 Locale,找到对应的 View 返回即可。
如图直接继承自 ViewResolver 接口的类有四个,作用如下:
- 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支持 MediaType 和后缀的视图解析器。
- BeanNameViewResolver:这个是直接根据视图名去 Spring 容器中查找相应的 Bean 并返回。
- AbstractCachingViewResolver:具有缓存功能的视图解析器。
- ViewResolverComposite:这是一个组合的视图解析器,届时可以用来代理其他具体干活的视图解析器。
接下来我们就对这四个视图解析器逐一进行介绍,先从最简单的 BeanNameViewResolver 开始吧。
2.BeanNameViewResolver
BeanNameViewResolver 的处理方式非常简单粗暴,直接根据 viewName 去 Spring 容器中查找相应的 Bean 并返回,如下:
1 | @Override |
先去判断下有没有相应的 Bean,然后再检查下 Bean 的类型对不对,都没问题,直接查找返回即可。
3.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
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 其实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个视图解析器,主要是添加了对 MediaType 的支持。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 这个是 Spring3.0 中引入的的视图解析器,它不负责具体的视图解析,而是根据当前请求的 MIME 类型,从上下文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视图解析器,并将请求工作委托给它。
这里我们就先来看看 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resolveViewName 方法:
1 | public View resolveViewName(String viewName, Locale locale) throws Exception { |
这里的代码逻辑也比较简单:
- 首先是获取到当前的请求对象,可以直接从 RequestContextHolder 中获取。然后从当前请求对象中提取出 MediaType。
- 如果 MediaType 不为 null,则根据 MediaType,找到合适的视图解析器,并将解析出来的 View 返回。
- 如果 MediaType 为 null,则为两种情况,如果 useNotAcceptableStatusCode 为 true,则返回 NOT_ACCEPTABLE_VIEW 视图,这个视图其实是一个 406 响应,表示客户端错误,服务器端无法提供与 Accept-Charset 以及 Accept-Language 消息头指定的值相匹配的响应;如果 useNotAcceptableStatusCode 为 false,则返回 null。
现在问题的核心其实就变成 getCandidateViews 方法和 getBestView 方法了,看名字就知道,前者是获取所有的候选 View,后者则是从这些候选 View 中选择一个最佳的 View,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先来看 getCandidateViews:
1 | private List<View> getCandidateViews(String viewName, Locale locale, List<MediaType> requestedMediaTypes) |
获取所有的候选 View 分为两个步骤:
- 调用各个 ViewResolver 中的 resolveViewName 方法去加载出对应的 View 对象。
- 根据 MediaType 提取出扩展名,再根据扩展名去加载 View 对象,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步我们都很少去配置,所以一步基本上是加载不出来 View 对象的,主要靠第一步。
第一步去加载 View 对象,其实就是根据你的 viewName,再结合 ViewResolver 中配置的 prefix、suffix、templateLocation 等属性,找到对应的 View,方法执行流程依次是 resolveViewName->createView->loadView。
具体执行的方法我就不一一贴出来了,唯一需要说的一个重点就是最后的 loadView 方法,我们来看下这个方法:
1 | protected View loadView(String viewName, Locale locale) throws Exception { |
在这个方法中,View 加载出来后,会调用其 checkResource 方法判断 View 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返回 View,不存在就返回 null。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但是我们常用的视图对此的处理却不尽相同:
- FreeMarkerView:会老老实实检查。
- ThymeleafView:没有检查这个环节(Thymeleaf 的整个 View 体系不同于 FreeMarkerView 和 JstlView)。
- JstlView:检查结果总是返回 true。
至此,我们就找到了所有的候选 View,但是大家需要注意,这个候选 View 不一定存在,在有 Thymeleaf 的情况下,返回的候选 View 不一定可用,在 JstlView 中,候选 View 也不一定真的存在。
接下来调用 getBestView 方法,从所有的候选 View 中找到最佳的 View。getBestView 方法的逻辑比较简单,就是查找看所有 View 的 MediaType,然后和请求的 MediaType 数组进行匹配,第一个匹配上的就是最佳 View,这个过程它不会检查视图是否真的存在,所以就有可能选出来一个压根没有的视图,最终导致 404。
这就是 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resolveViewName 方法的工作过程。
那么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 中的 ViewResolver 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两种来源:默认的和手动配置的。我们来看如下一段初始化代码:
1 | @Override |
- 首先获取到 matchingBeans,这个是获取到了 Spring 容器中的所有视图解析器。
- 如果 viewResolvers 变量为 null,也就是开发者没有给 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 配置视图解析器,此时会把查到的 matchingBeans 赋值给 viewResolvers。
- 如果开发者为 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 配置了相关的视图解析器,则去检查这些视图解析器是否存在于 matchingBeans 中,如果不存在,则进行初始化操作。
这就是 ContentNegotiatingViewResolver 所做的事情。
4.AbstractCachingViewResolver
视图这种文件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开发好了不怎么变,所以将之缓存起来提高加载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事实上我们使用的大部分视图解析器都是支持缓存功能,也即 AbstractCachingViewResolver 实际上有很多用武之地。
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一下 AbstractCachingViewResolver,然后再来学习它的子类。
1 | @Override |
- 首先如果没有开启缓存,则直接调用 createView 方法创建视图返回。
- 调用 getCacheKey 方法获取缓存的 key。
- 去 viewAccessCache 中查找缓存 View,找到了就直接返回。
- 去 viewCreationCache 中查找缓存 View,找到了就直接返回,没找到就调用 createView 方法创建新的 View,并将 View 放到两个缓存池中。
- 这里有两个缓存池,两个缓存池的区别在于,viewAccessCache 的类型是 ConcurrentHashMap,而 viewCreationCache 的类型是 LinkedHashMap。前者支持并发访问,效率非常高;后者则限制了缓存最大数,效率低于前者。当后者缓存数量达到上限时,会自动删除它里边的元素,在删除自身元素的过程中,也会删除前者 viewAccessCache 中对应的元素。
那么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方法,那就是 createView,我们也来稍微看一下:
1 | @Nullable |
可以看到,createView 中调用了 loadView,而 loadView 则是一个抽象方法,具体的实现要去子类中查看了。
这就是缓存 View 的查找过程。
直接继承 AbstractCachingViewResolver 的视图解析器有四种:ResourceBundleViewResolver、XmlViewResolver、UrlBasedViewResolver 以及 ThymeleafViewResolver,其中前两种从 Spring5.3 开始就已经被废弃掉了,因此这里松哥就不做过多介绍,我们主要来看下后两者。
4.1 UrlBasedViewResolver
UrlBasedViewResolver 重写了父类的 getCacheKey、createView、loadView 三个方法:
getCacheKey
1 | @Override |
父类的 getCacheKey 是 viewName + '_' + locale
,现在变成了 viewName。
createView
1 | @Override |
- 首先调用 canHandle 方法判断是否支持这里的逻辑视图。
- 接下来判断逻辑视图名前缀是不是
redirect:
,如果是,则表示这是一个重定向视图,则构造 RedirectView 进行处理。 - 接下来判断逻辑视图名前缀是不是
forward:
,如果是,则表示这是一个服务端跳转,则构造 InternalResourceView 进行处理。 - 如果前面都不是,则调用父类的 createView 方法去构建视图,这最终会调用到子类的 loadView 方法。
loadView
1 | @Override |
这里边就干了三件事:
- 调用 buildView 方法构建 View。
- 调用 applyLifecycleMethods 方法完成 View 的初始化。
- 检车 View 是否存在并返回。
第三步比较简单,没啥好说的,主要就是检查视图文件是否存在,像我们常用的 Jsp 视图解析器以及 Freemarker 视图解析器都会去检查,但是 Thymeleaf 不会去检查(具体参见:SpringMVC 中如何同时存在多个视图解析器一文)。这里主要是前两步,松哥要和大家着重说一下,这里又涉及到两个方法 buildView 和 applyLifecycleMethods。
4.1.1 buildView
这个方法就是用来构建视图的:
1 | protected AbstractUrlBasedView buildView(String viewName) throws Exception { |
- 首先调用 instantiateView 方法,根据我们在配置视图解析器时提供的 viewClass,构建一个 View 对象返回。
- 给 view 配置 url,就是前缀+viewName+后缀,其中前缀后缀都是我们在配置视图解析器的时候提供的。
- 同理,如果用户在配置视图解析器时提供了 content-type,也将其设置给 View 对象。
- 配置 requestContext 的属性名称。
- 配置 exposePathVariables,也就是通过
@PathVaribale
注解标记的参数信息。 - 配置 exposeContextBeansAsAttributes,表示是否可以在 View 中使用容器中的 Bean,该参数我们可以在配置视图解析器时提供。
- 配置 exposedContextBeanNames,表示可以在 View 中使用容器中的哪些 Bean,该参数我们可以在配置视图解析器时提供。
就这样,视图就构建好了,是不是非常 easy!
4.1.2 applyLifecycleMethods
1 | protected View applyLifecycleMethods(String viewName, AbstractUrlBasedView view) { |
这个就是 Bean 的初始化,没啥好说的。
UrlBasedViewResolver 的子类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有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分别是我们使用 JSP 时所用的 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 以及当我们使用 Freemarker 时所用的 FreeMarkerViewResolver,由于这两个我们比较常见,因此松哥在这里再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组件。
4.2 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
当我们使用 JSP 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视图解析器。
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 主要干了 4 件事:
- 通过 requiredViewClass 方法规定了视图。
1 | @Override |
- 在构造方法中调用 requiredViewClass 方法去确定视图,如果项目中引入了 JSTL,则会将视图调整为 JstlView。
- 重写了 instantiateView 方法,会根据实际情况初始化不同的 View:
1 | @Override |
会根据实际情况初始化 InternalResourceView 或者 JstlView,或者调用父类的方法完成 View 的初始化。
- buildView 方法也重写了,如下:
1 | @Override |
这里首先调用父类方法构建出 InternalResourceView,然后配置 alwaysInclude,表示是否允许在使用 forward 的情况下也允许使用 include,最后面的 setPreventDispatchLoop 方法则是防止循环调用。
4.3 FreeMarkerViewResolver
FreeMarkerViewResolver 和 UrlBasedViewResolver 之间还隔了一个 AbstractTemplateViewResolver,AbstractTemplateViewResolver 比较简单,里边只是多出来了五个属性而已,这五个属性松哥在之前和大家分享 Freemarker 用法的时候都已经说过了(参见:Spring Boot + Freemarker 中的弯弯绕!),这里再和大家啰嗦下:
- exposeRequestAttributes:是否将 RequestAttributes 暴露给 View 使用。
- allowRequestOverride:当 RequestAttributes 和 Model 中的数据同名时,是否允许 RequestAttributes 中的参数覆盖 Model 中的同名参数。
- exposeSessionAttributes:是否将 SessionAttributes 暴露给 View 使用。
- allowSessionOverride:当 SessionAttributes 和 Model 中的数据同名时,是否允许 SessionAttributes 中的参数覆盖 Model 中的同名参数。
- exposeSpringMacroHelpers:是否将 RequestContext 暴露出来供 Spring Macro 使用。
这就是 AbstractTemplateViewResolver 特性,比较简单,再来看 FreeMarkerViewResolver。
1 | public class FreeMarkerViewResolver extends AbstractTemplateViewResolver { |
FreeMarkerViewResolver 的源码就很简单了,配置一下前后缀、重写 requiredViewClass 方法提供 FreeMarkerView,重写 instantiateView 方法完成 View 的初始化。
ThymeleafViewResolver 继承自 AbstractCachingViewResolver,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前面的差不多,因此这里也就不做过多介绍了。需要注意的是,ThymeleafViewResolver#loadView 方法并不会去检查视图模版是否存在,所以有可能会最终会返回一个不存在的视图(参见:SpringMVC 中如何同时存在多个视图解析器一文)。
5.ViewResolverComposite
最后我们再来看下 ViewResolverComposite,ViewResolverComposite 其实我们在前面的源码分析中已经多次见到过这种模式了,通过 ViewResolverComposite 来代理其他的 ViewResolver,不同的是,这里的 ViewResolverComposite 还为其他 ViewResolver 做了一些初始化操作。为对应的 ViewResolver 分别配置了 applicationContext 以及 servletContext。这里的代码比较简单,我就不贴出来了,最后在 ViewResolverComposite#resolveViewName 方法中,遍历其他视图解析器进行处理:
1 | @Override |
6.小结
好啦,今天主要和小伙伴们聊了下 SpringMVC 中视图解析器的工作流程,结合松哥之前的文章SpringMVC 中如何同时存在多个视图解析器,相信大家对于 SpringMVC 中的视图解析器的理解会更进一步。
好啦,今天就先和大家聊这么多~